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在哪里)-卡酷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最新

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在哪里)

投稿 投稿 2022年12月24日 01:24:19 【最新】 62人已围观

摘要

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

1435年,14岁的美女郭爱被选入宫,成为37岁的明宣宗朱瞻基最后一个女人。不料,才过20天,郭爱却离奇死亡,随后,朱瞻基也跟着撒手人寰。只留下《连连连》与《绝命词》两篇绝笔,写尽了世间男欢女爱与人生无常。

?

郭爱出身名门望族,年龄虽小,论辈分的话应该是朱瞻基的长辈。按照现在的叫法,朱瞻基应该叫她姑姑(非直系)。

?

郭爱的爷爷是明朝开国名将郭英。郭英在朱元璋自己开始单干的时候,就和徐达一起前来投靠,不仅是朱元璋的心腹,还是朱元璋的亲姐夫。朱元璋的宁妃就是郭英的亲妹妹,洪武朝末期一度掌管后宫事务。

?

朱棣时期,郭英次子郭铭的女儿郭氏又与太子朱高炽联姻作了妃子,朱高炽登基后对郭氏还是非常的宠爱。

?

郭家靠着朱元璋兴起,并且有3代多人联姻,郭爱从小耳濡目染,对于皇帝朱家还是非常认可的。从小就听说皇宫内的一些奇闻异事,听着朱瞻基从小就是学霸,传奇的继位与不动一刀一枪平叛他二叔,并且还喜欢玩蛐蛐的传说长大,并欣赏过朱瞻基多张丹青“老鼠画”,对这个有趣的皇帝心里充满了好奇,而对异性的好奇就是怀春的开始。

?

郭爱从小就暗自努力,努力学习乐器舞蹈、熟读诗书、苦练书画,尤其擅长诗词。不到10岁,就成为凤阳远近闻名的才女,人又长得漂亮。附近提亲的俊男才子,一时洛泽不绝。因为朱郭两家一直有联姻的传统,郭爱父亲一直笑脸相迎,却拖着没答应。郭爱的心里才算放了下来。

?

郭爱每日里除了学习之外,每天最高兴的时刻就是听大人们讲解宫内的事情,特别是听到玩蛐蛐的皇帝,耳朵恨不得竖起来。

第2天就缠着哥哥去捉了个蛐蛐养起来,每天都会偷偷地对着蛐蛐说一些少女的心里话。从小好奇的那个他,在心里慢慢的成长为暗恋的那个他,心里期盼着,我已经这么优秀了,你还没有注意到我吗。

?

公元1435年,年方14的郭爱长成了一个大美人,因才貌双全声名远播,终于传到了朱瞻基的耳朵。郭爱成功的被朱瞻基招入宫中为妃。

郭爱入宫当天,好奇、兴奋、期待、羞涩,心中好像有几百头小鹿在乱撞。夜幕降临,当郭爱看到朱瞻基走向自己的闺房,期盼又羞涩的坐在床边,低着头一动也不敢动。朱瞻基坐下来撩起她的秀发,郭爱羞涩的依偎在了这个幻想了近10年的男人怀里。

?

第二天,郭爱与朱瞻基一起唱歌赋诗,红袖添香,并把自己珍藏的蛐蛐赠送给了朱瞻基一起玩耍。情到深处,郭爱写下了诗词《连连连》: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若谁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相恋只盼长相守,奈何桥上等千年。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不怕永世堕轮回,只愿世世长相恋。

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不羡西天乐无穷,只羡鸳鸯不羡仙。

朱瞻基听闻后,更加的宠爱郭爱。

?

不料,诗词内容被皇后孙若微得知后,嫉妒心起,毕竟郭爱不仅年轻漂亮多才多艺,家世出身还显贵,于是恶念顿生。

?

孙若微把胡皇后赶下台,自己升为皇后之后,一直没有安全感,而且,自己与朱瞻基的皇长子现在还不会开口说话。如果朱瞻基和郭爱再有个孩子,往事会不会再上演一遍,毕竟相比现在的自己已经年老色衰,皇后孙若微不敢再想下去。

?

嫉妒之火充满了后宫大权在握的皇后孙若微的大脑,论玩手段,姜还是老的辣。皇后命人在单纯少女郭爱的饮食上动了手脚。

?

当郭爱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她想到家中长辈教导的宫中的规矩,按照自己妃子的身份,不能请太医问诊,只能去御药房拿药医治,于是就派宫女去药房取药,逐日服用。

?

郭爱病后,皇后对郭爱表现的非常关心,时常去嘘寒问暖,却又在御药房里面做了手脚。

?

郭爱吃完药之后,觉得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她虽小且单纯,但不傻,没想到宫里狗血剧情的争斗,很快就到了自己身上,而且付出的,还是仅有一次的生命。

?

而此时,朱瞻基的身体也出了紧急状况,需要卧床休养。郭爱的身边只有后宫的人,而后宫没人敢和皇后做对。

?

郭爱很是无助,在感到生命即将走到了尽头的时候,写下了这首绝命词后,香消玉殒。

?

《病革自哀》:

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

生而如梦兮,死者觉也。

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

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随后不久,朱瞻基也因病去世。真是应了《连连连》中“连就连,你我相约定百年,若谁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句话。连住了心,也连住了命。

?

朱瞻基最终没有让皇后孙若微殉葬,或许他也是想下辈子单纯的多陪一陪这个情投意合的小姑娘,不用再等三年,我即刻相随。

?

参考资料:《明史》

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在哪里

1434年,朱瞻基问皇后孙若微:“你愿意为朕殉葬吗?”。孙若微泪眼朦胧,却坚定的看着朱瞻基说:“我是皇后,咱们的孩子还小呀。”朱瞻基皱了皱眉头,临终前还是去掉了孙皇后的名字。

孙若微是永平县主簿孙忠的三女儿,自幼表现出众,妥妥的一个美人胚子。朱瞻基的姥姥看到后,喜欢的不得了,于是开玩笑的说想让孙若微做她的孙媳妇。孙忠听了很是高兴,连说这是我们老孙家祖坟上开花了,赶紧敲定了此事。

那年朱瞻基12岁,孙若微10岁,两个从未谋面的人,有了一个婚姻之约。

第2年,羞涩的孙若微见到了一表人才的朱瞻基,两人见面就好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一样,一见钟情,并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爱情。

但谁都没有想到,本来是顺理成章的郎才女貌般的爱情,却被莫须有的天象给拆散。

原来,有官员们夜观天象,算出皇太孙朱瞻基的天命之女应该在济河一带。于是朱棣就亲自给朱瞻基安排了一桩婚事。朝廷里面赶快发布了命令,皇太孙将会迎娶正妃胡善祥。

这个消息一下刺激到了孙若微,看着你结婚,新娘却不是我,孙若微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争取到属于自己的男人,孙若微利用朱瞻基的愧疚心理,再加上朱瞻基深受受朱棣宠爱。孙若微虽然没有成为皇太孙正妃,却也被同时纳为嫔。

朱瞻基当上皇帝后,皇后胡善祥生了两个女儿,之后身体不好,再加上朱瞻基的不宠爱,就没有再生出儿子。也许就是天命所归,孙若微在这期间,为朱瞻基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并且还是皇长子。

孙若微母凭子贵,再加上深受朱瞻基的宠爱,就开始频繁的吹枕头风。朱瞻基本来就有愧疚之心,还看皇后越来越不顺眼,就提出了废后改立。

朱瞻基听从杨士奇的建议,故意暗示胡皇后,让他上书表示自己身体不好,然后将皇后之位让给孙贵妃。胡皇后无奈同意。

最终,大明王朝的宫廷中上演了一出闹剧,胡皇后连续三次推让皇后之位,孙若微连续三次拒绝皇后之位,整个场面显得非常的和谐,却又非常的滑稽。

孙若微终于如愿的当上了皇后,并且生有皇长子,按照明朝的制度,皇帝去世,嫔妃们需要殉葬,但是皇后是不用进行殉葬的。

这也就是在朱瞻基问起“你愿意为朕殉葬吗?”。孙若微虽然流泪,但为了还年幼的儿子,还是坚定的去争取生存的权利。

作为封建社会下的女性,孙若微虽然有小心眼,会耍手段,甚至还被后世称为妖后,但是她为了心爱的人,勇敢的去追求了爱情;为了年幼的孩子,坚定的去争取生存的权利。

孙若微,她有一颗勇敢的心,她是一个勇敢的女人。你觉得呢?

朱瞻基死后十一个妃子殉葬了

1398年,濒临驾崩的朱元璋,留下遗诏:赐所有妃嫔入陵与其陪葬。于是,46位妃嫔无一幸免被迷晕或直接活埋进朱元璋陵寝,却唯独一位妃嫔得以幸存。

幸存的妃嫔叫张氏,后人尊称张美人。46名妃嫔中朱元璋晚年最为宠幸的女人,并为他生下一女。

虽说生的是个女儿,朱元璋对此却格外的偏爱与喜欢,并赐名“宝庆”。

晚年得女的朱元璋,经常奔向张氏的寝宫看望母女俩,给了母女俩很多的关爱与照顾。

宝庆公主三岁时,朱元璋病倒了。张氏带着宝庆公主前来探望,因多日未见朱元璋这个父亲,宝庆便直接迈着小短腿奔到朱元璋床前并问道:父皇这是怎么了呀!稚嫩的小手紧紧地握住朱元璋的手。

朱元璋微微侧身,抬手摸着宝庆稚嫩的小脸庞回到:父皇老了,你觉得父皇老吗?

这话一出让在场的人都为张氏母女捏了一把汗。本就一3岁的小孩子,哪里懂得这些,万一回答不好,母女俩的前途可就要断送在这里了。

“父皇不老,我要父皇起来陪我一起玩捉迷藏、举高高”宝庆天真地回答道。

“要是父皇以后都不能陪你玩了,妈妈可以陪你一起玩啊”朱元璋又有气无力地问道宝庆。

刚问完这话,宝庆就哇哇地大哭起来,嘴里说道:“我不要……,我要父皇,我要父皇……。”

宝庆的童言童语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张氏也是又惊又悲,竟不自觉地抹起了泪来。赶紧上前拉起宝庆来并补充道:“宝庆尚小,无理哭闹惊扰了皇上,还望皇上恕罪。皇上龙体定无大碍,稍作休息便好。”

望着已哭成泪人的母女俩,朱元璋心如坚冰也会被暖化。弥留之间竟忆起了自己的童年往事。

朱元璋自幼贫寒,早年丧父丧母,自己无依无靠,一路坎坷走到今天实属不易。自己3岁的小女儿,可不能像他的童年一样没了双亲依靠受苦受难。

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推 翻元朝建立大明朝后,仍是疑心重重,卸磨杀驴大肆杀戮有功之臣,对身边的人都十分的警惕。

长子朱标的死对其打击很大,虽被诊断为疾病所致,但朱元璋仍认为是身边之人所害。

病危之时,仍然担心皇太子朱允炆能否立足于群臣,摆平后宫之乱。为避免武则天后期“武李之争”的事情再次发生,朱元璋把朱允炆把叫到了身边,并当众下了一道遗诏:入陵之时,所有妃嫔都要陪他一起殉葬。

不久后,朱元璋便驾鹤西去。朱元璋的遗诏被宣告:所有后宫妃嫔都要殉葬,宝庆公主年幼需生母张氏照顾可免于殉葬。除张美人以外的所有妃嫔在朱元璋下葬时,均以迷晕、勒死、活埋的形式一起埋进了陵寝。

朱元璋去世之后,因没有了后宫之争,朱允炆顺利登基。朱允炆明白爷爷朱元璋对张氏母女的良苦用心,对这个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宝庆公主那是非常关照宠爱。

按照辈分朱允炆还得叫宝庆公主“姑姑”,在这个大侄子的关照下可以顺利快乐地渡过完整的一生。

然而,朱允炆的皇帝没坐2年,便被自己的叔叔朱棣抢走了皇位。朱允炆仓皇而逃不知所终,朱棣接下了照顾这个比他小近40岁的妹妹的任务,还命徐皇后照顾好这个年幼的妹妹,如同照顾自己的女儿。

1413年,19岁的宝庆公主看中了镇守金川门的千户赵辉。起初朱棣很是反对这门亲事,认为门不当户不对,哪有公主下嫁给千户的传统,但拗不过宝庆的性子,便索性答应了婚事。

婚嫁当天,朱棣为她安排了12人为她抬轿风光出嫁,金银首饰、珠宝等嫁妆不计其数,送亲队伍浩浩荡荡从街头排到了街尾,还安排了自己儿子朱高炽骑马亲自送其出嫁。其出嫁盛景让全城百姓津津乐道。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当上皇帝,将这位自己的亲自护送出嫁的姑姑又封为大长公主。只可惜朱高炽仅做了一年皇帝就死了。

儿子朱瞻基继位后,因与其年龄相仿又是儿时玩伴,对这位奶奶辈的宝庆公主的也是格外照顾。

然而,婚后的宝庆公主过得并不幸福。仅为千户的赵辉并未因为娶了公主心怀感恩、好好珍惜。大势挥霍贱卖宝庆公主的嫁妆用于在外寻乐,包 养小妾,常常日不见人、夜不归宿。虽为赵辉生下两个儿子,仍免不了赵辉醉酒而归后的谩骂与毒打,以致郁郁寡欢落下病根。

宝庆公主一生善良宽仁,本着家丑不可外扬,嫁鸡随鸡的观念,也就作罢!加上经历身边几个亲人的陆续离世,从朱元璋到朱高炽,内心打击很大,于宣德八年离世,享年三十八。

赵辉在宝庆公主离世后仍纵 情声色,前后娶了100多个妾室,活到了九十岁才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