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博弈是什么意思(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什么)-卡酷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最新

人与人博弈是什么意思(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什么)

投稿 投稿 2022年12月23日 05:24:33 【最新】 62人已围观

摘要

人与人博弈是什么意思

“群体性免疫”究竟是什么?现实中真的有成功的案例吗?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感受到了病毒的可怕,其实,自从人类出现以来,人类与病毒之间的博弈就从未停止过,在大大小小与病毒抗争的过程中,人类也从中摸索出了不少经验,其中有一个策略就叫“群体性免疫”。

相信大部分人对“群体性免疫”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在2020年3月的时候,英国的首席科学顾问曾提到,英国需要六成左右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群体性免疫了。

“群体性免疫”从字面意思其实就很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先让一大批的人感染,然后获得对于病毒的群体免疫能力,那么“群体性免疫”的具体策略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病毒是需要依靠宿主才能够存活的,这就说明,如果病毒一直都有着超强毒力的话,一上来就能把宿主解决掉,宿主没了,那么病毒自身也就会随之死亡。可见病毒的传播性和存活能力是有一定限制的。

大家都知道,病毒会进化,为了更好的存活,病毒的进化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不断地进行变异,第二种方式是在减轻自己对宿主的影响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传染能力。因此就会出现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渐渐地削弱自己的毒性从而将宿主数量扩大的情况。

那么“群体性免疫”策略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利用了病毒在人类中越传越弱的这个特性,“群体性免疫”就是希望通过个体的免疫产生群体效应,最终达到阻止病原传播的目的。

托普利和威尔逊是最初提出“群体性免疫”概念的人,他们在1923年发表了一篇有关细菌感染的群体免疫问题的文章,他们是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通过使小白鼠获得个体免疫,并证实了当免疫个体达到一定比例的时候,细菌就不会在鼠群内传播了。

之后在1933年,芝加哥的卫生管理员在整理数据时发现,在1900到1930年期间,有七成的儿童都感染了麻疹病毒,而这样的感染使得波士顿麻疹病毒的传播得到了抑制,可见“群体性免疫”策略也是可以运用于人类的。

“群体性免疫”的实现通常是有前提条件的,需要在疫苗接种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才能够实施,接种疫苗的人越多,病毒传播的范围就会越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使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获得免疫能力。

但是很显然,并不是每次病毒爆发都能够有完美的前提条件,所以群体免疫也被分为被动群体免疫和主动群体免疫。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对于新冠病毒采取的开放措施就是被动的群体免疫,让人群自然感染。主动的群体免疫是直接进行大规模的疫苗注射,进而从根本上减少感染的数量。

那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主动群体性免疫成功的例子吗?

答案是有的。比如曾经令人闻风丧胆的天花病毒,随着天花疫苗的出现,人类大规模的接种天花疫苗,这个有着恐怖传染性的病毒就再也放肆不起来了,然后随着时间也渐渐淡出了人类的视野。

总的来说,想实现“群体性免疫”策略还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于已经无法控制病毒的传播而采取的被动群体免疫。由此可见,不管怎样,只要有病毒肆虐,人类就一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是什么

中国人一直讲究说话的艺术,关于交流的成语比比皆是,这其中有个“言多必失”,意思是:话说多了一定有失误,FBI的探员们在办案时就运用了这个窍门。在审讯室里,FBI总是想尽办法让嫌疑犯多说话,即使他说的是与事实相反甚至瞎编的也会留下蛛丝马迹,这也被称为套话的艺术,说什么由你决定,只要你说出来话就会成为有用的信息,但如何拆解信息分辨有用的就由FBI探员们决定了。——《FBI谈判博弈学》

人与人的博弈

这些所谓的机会都源于一个人口红利!当人口红利消失后,任何机会都有无数的大坑伴随。抽象点说就是最开始的机会是正和博弈(意思是大家都挣钱,只是有人挣得更多更快),到了后来变为零和博弈(意思是有人挣钱,有人就要亏钱),现在已经是负和博弈(意思是就算没有人赚钱,也会有人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