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最新最新

表演种类(表演种类多的成语)

投稿 投稿 2023年03月19日 07:01:25 【最新】 7人已围观

摘要倏忽春又至,瑞虎闹新年。经过漫长的等待,2022年春节终于如期到来。此时此刻,广袤的中华大地正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之中。除夕守岁,互赠祝福,鞭炮声声中,传承千年的节日风俗烘托出浓浓年味。在岭南地区,行花街、舞龙狮,英歌舞等活动则承载起广东人对于春节的集体回忆。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新年中的南方医科大学,一起在传统民俗中寻找学校发展的印迹。

倏忽春又至,瑞虎闹新年。经过漫长的等待,2022年春节终于如期到来。此时此刻,广袤的中华大地正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之中。除夕守岁,互赠祝福,鞭炮声声中,传承千年的节日风俗烘托出浓浓年味。在岭南地区,行花街、舞龙狮,英歌舞等活动则承载起广东人对于春节的集体回忆。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进新年中的

南方医科大学

,一起在传统民俗中寻找学校发展的印迹。

行花街中春景盛,香动南医满园芳

在广东过春节,“行花街”是不得不被提起的一个节目。每到春节前后,广州人总是带上家人把花市逛上一逛,没有逛花市,家里没有鲜花,好像总是缺少了几分过节的气氛,而早在明代之时,“广东四市”之一的迎春花市就已名扬五洲。花市内繁花似锦、争奇斗艳,十里长街上,人海如潮,摩肩接踵。目之所及,皆是绚烂美景,呼吸之间,处处花香袭人。

扎根南粤数十年,南医人对于广东年俗自然也不陌生。经过整整一年的精心准备,“行花街”的缤纷展览在这里被融入学校进步发展的鲜明足迹,立德树人延续红色基因,科创成就增添缤纷亮色。过去一年,在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道路上,南方医科大学以上下凝心,砥砺奋进的精神,造就了如今的花团锦簇,春芳正盛。

2021年,南方医科大学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绩。学科建设成效明显:新增材料科学、微生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总数达到9个;临床医学ESI全球排名提升至0.77‰

;新增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居全国独立医科大学首位。

2021年,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进步:新增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数量均居全国医科院校之首

。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金奖2项,实现国赛金奖“零”的突破,高教主赛道金奖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独立医科院校并列第一;教育教学质量获得社会认可,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招生投档线为广东物理类专业组排名首位。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团队

2021年,学校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第25位,连续6年跻身全国前30;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96项,排名全国高校第18位、独立医科大学第一;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重塑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科优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大学科技园获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

是广东省生命健康领域第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

2021年10月30日,学校在顺德校区建设的中医药文化基地正式揭牌

南方医科大学科技园

百花齐放,赢得满堂春彩;群芳争艳,装点锦绣未来。“行花街”一路延伸,不见头尾,南医大的2021也无法一一言说尽净。在时序交替,承前启后的新春佳节,学校将开启新的征程,以奋斗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一路细心培养,用心采撷,待到来年春日,再赏花满南医。

龙狮起舞新福至,杏林春来揽英才

在广东的各色年俗中,“舞“字占据了不少比重,其中尤以舞龙舞狮最为常见。舞龙表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等,舞时一人举一节,举龙珠者在前,珠引龙舞,上下起伏,成“S”形滚动。舞狮有南北之分,广东作为南狮的发源地,犹以醒狮最为闻名,相比北狮而言,这种狮舞具有较多的武术高难技巧,神态矫健凶猛,尤其讲求技巧与默契的配合。

舞龙大开大合,颇具气势;舞狮生动自然,更添精巧,两种表演虽然各有特色,然而精彩的表演背后离不开表演者多年的排练与磨合。腾挪闪转,动静有神,表演者的默契配合赋予醒狮与长龙以生命的活力,锣鼓点疏密有致,则拿捏着整场表演的进退有度。抛掉外在的龙狮之形,

人的作用

是这项传统年俗演出中最无法忽略的要素。与之类似,在南方医科大学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的过程中,

“人才强校”

战略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2021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

高天明

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去年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医学领域院士。数十年来,高天明教授一直致力于脑卒中及其并发症抑郁的发病新机制和干预新手段的研究,提出了脑卒中神经元死亡的“钙缺乏”新学说,为脑卒中治疗提供了新策略和新药靶;提出了抑郁症发病的“胶质细胞”新学说,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手段和新药靶。他与团队申报的“抑郁症发病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高天明院士

因为高天明院士的当选,

南方医科大学现在拥有了4位全职院士

成为了华南地区拥有医学领域院士最多的大学。

他们当中,

钟世镇

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

姚开泰

院士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是我国鼻咽癌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侯凡凡

院士专注慢性肾脏病的研究,其团队申报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世镇

202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开泰捐赠66万元作为种子基金,成立“南方医科大学姚开泰院士奖助学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凡凡

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人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过去一年,学校新增高层次人才41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38人次。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特殊津贴人员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

位列全国独立医科大学第一、广东省内高校第二、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人才队伍,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珠江医院肝胆一科

方驰华

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

李利

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李慧敏

获评2021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

马建华

、南方医院副院长

孙剑

获得第十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中医药学院院长

肖炜

与副研究员

高磊

获评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杰出青年人才奖……

70年来,南方医科大学先后为国家和*培养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各类医学人才10多万人。新的一年,学校也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务实的举措和更有效的工作,努力汇聚更多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医科大学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百八齐作英歌舞,白衣执甲战疫忙

领队手舞长蛇,从者踏歌前行。在广东潮汕地区,迎接春节必不可少一场气势恢宏的英歌舞。这种表演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舞者少则12人,多至108人。表演者多扮作水浒好汉,舞蹈内容也为水浒英雄故事,表演之时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舞至高潮,呐喊与螺号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气势恢宏的英歌舞充满着勇往直前,劈波斩浪的豪迈之气,恰似疫情之前,一往无前的南医人。2019年底,武汉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危难之时,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2020年的除夕夜,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珠江医院按照省卫建委统一部署,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加入广东医疗队,在万家团圆共迎佳节的日子,连夜出征支援武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南医医务工作者毅然奔赴前线,如同战火中的战士,冲锋在前,守护生命。2003年,SARS肆虐,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29名医疗人员,前往北京小汤山医院支援,参与“非典”病人的救治。17年之后,原小汤山医疗队中的24名队员毅然写下请战书,向组织请战抗疫!这封盖着鲜红指印的请战书一出,立刻成为抗击疫情的一面旗帜,号召更多南医人加入抗疫队伍。

2020年疫情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共派出14批共288人的医疗队驰援湖北,成建制派出医疗专家组代表中国*援助秘鲁抗疫,选派9名医技人员参加广东省核酸检测队支援香港。

2021年,学校共计选派1000多批超2.3万人次医务人员支援广东抗疫

,成立学生抗疫服务队,共组织志愿者4000余人次参与广州市及学校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等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彰显南医担当。

为更好地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近年来,南方医科大学更是以“大南医”理念为指引,加快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步伐,围绕强实力、建高地、冲高峰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学校现有

13家直属附属医院

,年诊疗量超过1600万人次,近4年63.5%的毕业生在大湾区就业,为大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南医力量。

2021年4月22日,学校珠江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2021年12月30日,学校口腔医院挂牌三级甲等医院

2021年,南方医科大学迎来了学校建校70周年,从保家卫国的硝烟战场到救死扶伤的医学殿堂,学校继承先贤们肩负育才兴国的神圣使命,在祖国与人民需要时无畏担当,无私奉献;在数十年辗转南北中,扎根南粤,坚持办学。当前,学校正如同大步前进的英歌队一般,步伐坚定地向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医科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行花街中,满目琳琅彰显立德树人,办学本色;龙狮乐舞,动静相和凝练精妙技艺,百年师承;英歌不停,一往无前方显家国重任,南医担当。走过七秩春秋,拥抱壬寅新岁,

南方医科大学

将继续秉持一代代南医人传承的精神火炬,满怀希望和信心,阔步迈向新的时代!

关注"南方医科大学招办"号,获取关于南方医科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南方医科大学官网、官微、广东发布、广州日报、广州体育文化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平台